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均表示,短期内防通胀将成为首要任务,但明年信贷不会被大幅压缩。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新增贷款将不会低于7万亿。在新增贷款的影响下,资金继续流进楼市的趋势不会被完全抑制。
除了信贷来源外,开发商另一重要资金来源的销售金额也并未呈现明显下降。目前,保利、远洋、龙湖、恒大等一线地产商已经宣布提前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万科曾预计在2014年达到的销售千亿目标也将在今年提前实现。
“很多大型房企在今年的销售情况仍比较良好,销售回款也保持在较高水平。再加上大型开发商的融资渠道相对多元化,未来面临的资金压力并不十分明显。相比之下,中小开发商的日子相对难过,明年可能会加剧行业内的洗牌。”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分析。
供地扩张 能否满足增量刚需 事实上,抛开外部因素,决定房价未来走向的根本当然还是供求,而对于明年及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各方也存在不同观点。
乐观方认为,明年房地产市场将逐步显现供大于求,迫于逐步加大的销售压力,房价将会出现稳中有降;但悲观方则表示,无论是明年还是未来更长时间内,城市化依然是主旋律,土地短缺局面难以改变,城市人口持续膨胀加上居民强烈的改善需求,以及被积压需求的可能爆发,将会推动房价继续上行。
制度变革 调控重拳会否再出
按照万通地产董事长冯仑的观点,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仍处于“青春期”,量价上升是常态。而“大宗消费”的特性也让房地产业被赋予“支柱型”产业的地位。
不过,住建部有关人士近期表态,房地产业发展上将更加注重其民生属性。当前来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向商品房和保障房市场双轨制的模式发展和完善。在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的同时,作为影响房价走势的核心,商品房未来政策走向引人关注。
在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问题并未被提及,重点则落到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上,提出“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房体系”,并未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CPI基数效应影响,12月份将逐步回落。国家已经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再度加息的预期减弱。房地产行业短期政策压力有所缓和。但明年在通胀压力的影响下,不排除出台更严厉政策的可能。
目前,悬在房地产行业头上的众多调控利器中,房产税是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法宝之一。不过,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近期表示,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房地产税就能解决的,房地产市场要加快法制建设和管理。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也指出,推出房产税一是想抑制投资性需要,以此平衡房价增长;二是为地方政府开辟稳定的税收来源;三是抑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尹伯成认为,明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应继续坚持力度。如果调控政策发生松动,房价或将出现报复性反弹。